您现在的位置是:鱼贯而行网 > 百科
一个关键指标转熊!暗示美国经济将步入衰退?
鱼贯而行网2025-07-09 12:44:01【百科】3人已围观
简介来源:华尔街见闻交通指标率先跌入熊市,向来同步波动的工业指标还会更远吗?观察美国经济现状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指标在过去100年时间里都备受投资者关注,被认为可以用于衡量美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或作为反
来源:华尔街见闻
交通指标率先跌入熊市,个关国经向来同步波动的键指济工业指标还会更远吗?
观察美国经济现状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指标在过去100年时间里都备受投资者关注,标转步入被认为可以用于衡量美国经济的熊暗健康状况,或作为反映经济是示美衰退否衰退的指标。
那就是个关国经道琼斯运输平均指数,然而目前这个指数正在直面冲击。键指济
自本月初以来,标转步入道琼斯运输平均指数持续下挫,熊暗和去年11月的示美衰退历史新高相比已经下跌20%,进入了技术型熊市。个关国经
该指数的键指济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由运输类股组成,标转步入从联邦快递(FedEx)和UPS等物流公司、熊暗航空公司到联合铁路等铁路运营商均被包含在内,示美衰退因此市场认为这个指标可以作为衡量基础经济是否健康运行的风向标。
更重要的是,道氏理论(以技术分析之父查尔斯·道夫命名的金融理论)表明,道琼斯运输平均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往往同步波动。
因为交通运输是日常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该指标陷入困境,那么可能会反映出更广泛的经济情况也不容乐观。
因此,虽然道琼斯工业指数目前仅比历史高点低7%,但是要考虑到其与运输指数是同向波动,而且运输指数通常会更早“出发”。
自今年年初以来,联邦快递股价下跌超20%,UPS的股价下跌了约11%,而道琼斯指数下跌了6%。
美国交通行业的数据也在反映相似的现状。
美国卡车运输协会2月份的数据显示,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卡车吨位首个没有增加的月份,而这还没有算上3月份油价触及14年新高的影响。
燃料成本一直是交通行业的“拖累”。目前卡车的主要燃料柴油约为每加仑5.071美元,虽然略低于3月份创下的5.135美元的历史新高,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约65%。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德意志银行是第一家预计美国将在2023年陷入衰退的大银行。
该银行的分析师在周三表示:
荷兰国际ING首席国际经济学家James Knightley 表示:“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我们认为未来12-18个月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或将为30%。
目前美联储必须迅速采取行动,避免破坏性的通胀继续螺旋上升,但是一些分析师担心美联储可能已经错过机会,将很难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利用货币政策来冷却通胀。
荷兰合作银行高级美国策略师Philip Marey表示:
美联储现在正在提前行动,可能会在5月会议上采取重大措施来收紧货币政策。然而,随着经济前景恶化,他们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很赞哦!(8675)
上一篇: 高瓴陪跑良品铺子拟“功成身退”,休闲食品赛道还在等春天
下一篇: 最屈辱的物企并购案
相关文章
- 专家: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
- 茶百道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 当地门店提供爱心服务
- 范一飞:将推动数币在数字身份、二维码制等方面规范和标准统一
- 给出最高交付指引,亏损也随之扩大,蔚来换电的账应该怎么算?
- 银宝山新拟不低于9.92亿征集新主 巨亏12.9亿负债率超90%财务承压
- 波长光电多条红线边缘试探冲刺创业板 信披质量差华金证券却推波助澜
- 外媒:澳大利亚通过气候变化法案 净零排放目标写入法律
- 华为苹果巅峰对决:Mate 50与iPhone 14你选哪个?
- 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7万辆 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32%
- 这就是“因果报应”?两个月,趣店预制菜就凉了:裁员、清库存!CEO被董宇辉拉黑,靠“校园贷”起家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刘汉元:水光风储多能互补,推动川渝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溢价385倍!这一锂矿拍出60亿天价!背后这些公司笑了
- 热门中概股周四多数下跌 蔚来、富途控股、网易、爱奇艺跌超3%
- 比亚迪今年首次降价:王朝系列降幅超1万,交付周期大幅缩短
- 有媒体称“亚洲锂都”锂矿选矿企业已全行业停产整顿,锂价格走势将如何?
- 国际影响力突显!华厦眼科6位专家入选“亚太最具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
- 大科学顶天立地 中国基础科研如何扛鼎
- 曝华为将折叠屏上的UTG玻璃国产化了:由Mate X3首发商用
- 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升至6.5% 连续第三周攀升
- 中信建投 | 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新政点评:存量盘活风险化解,房企纾困再添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