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

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践行医者仁心 增进中非友谊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百科   来源:百科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一个闷热的周六傍晚,中几友好医院超声医生Conte拎着一袋芒果,来到中国驻几内亚医疗队驻地。金灿灿的芒果承载着中非人民的深厚友谊,他把精心挑选的芒果亲自送到中国医疗队

原标题 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践行医者仁心 增进中非友谊

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

一个闷热的中国增进中非周六傍晚,中几友好医院超声医生Conte拎着一袋芒果,第批来到中国驻几内亚医疗队驻地。援内亚医医者友谊金灿灿的疗队芒果承载着中非人民的深厚友谊,他把精心挑选的践行芒果亲自送到中国医疗队员的手里。

接过Conte医生“友谊芒果”的仁心是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员。当地时间3月6日晚22时(北京时间3月7日凌晨6点),中国增进中非历经50多个小时,第批跨越亚、援内亚医医者友谊欧、疗队非三大洲近15000公里,践行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平安抵达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仁心开始了为期18个月的中国增进中非医疗援外工作。

防疫隔离、第批工作交接、援内亚医医者友谊查房、阅片、查体、会诊、推进医院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由22名队员组成的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已经顺利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在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几内亚续写中国医疗援非新篇章。

4月14日,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驻地门诊举行揭牌仪式。

一批又一批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的到来,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务人员,提高了当地整体医疗水平,也使中国医疗技术和声誉在几内亚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在中几友好医院、在几内亚、在非洲,有无数个像Conte一样的医生,也时时刻刻在演绎着类似中非“友谊芒果”平凡且感人的故事。

为期18个月的医疗援外任务

今年3月2日下午,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出征授旗活动暨欢送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忠诚楼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疾控中心及北京天坛医院相关领导为医疗队授旗,并欢送医疗队出征。

3月4日23时许,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全体队员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集合,飞赴几内亚。

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由22名队员组成,其中2名队员分别来自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疾控中心,其他队员全部来自北京天坛医院。

据了解,这些队员均为自主报名后,通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最终确定的。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20名队员,分别来自神经学科、急诊、重症等15个临床专业,以及土建、财务会计等职能部门。在为期18个月的援非工作中,他们除了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帮助当地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外,还将承担推进医院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等任务;来自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疾控中心的2名队员,将开展卫生政策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工作。

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党支部书记郭伟表示,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时刻,医疗队员们作为医务工作者,肩负着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使命,全体队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和北京天坛医院光荣传统,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坚决完成任务。

在飞机抵达时,中国驻几内亚使馆经济商务处工作人员、几内亚华人民间组织、几内亚卫生部工作人员及中几友好医院院长在机场迎接,几内亚卫生部及中几友好医院热烈欢迎第29批援几医疗队的到来。

55年来,一批批中国医疗队全身心在几内亚投入工作,为当地民众提供了高水平的专业医疗服务,几方对此十分感谢。第29批医疗队的到来,将进一步丰富几内亚医疗资源,深化两国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增进两国及两国人民的友谊。

郭伟队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全体队员将继续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精神,把中几援助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中几友谊作出努力和贡献。

五星红旗飘扬在万里之外

3月14日清晨,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全体队员举行了正式进入驻地后的第一次升旗仪式。

北京天坛医院医生王首洋成为这个简约庄重的升旗仪式的升旗手。

王首洋说:“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代表了祖国走过的辉煌历程;国际会场上,五星红旗象征了祖国的地位与身份;运动赛场上,五星红旗昭示了中国健儿的无畏与拼搏。在珠峰、在北极、在南极、在月球、在火星……五星红旗代表了一代又一代奋斗拼搏的中华儿女坚实的足迹。今天,我作为一名升旗手,把五星红旗在远离祖国的非洲国家几内亚亲手升起,内心难以平静。”

飘扬在离祖国万里之外的五星红旗给予每一个医疗队员内心澎湃且坚实的力量。

王首洋说:“随着国歌嘹亮奏响,随着队员们歌唱的国歌在耳畔回荡,随着五星红旗在眼前扬起而后徐徐升起,倏忽间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升旗仪式的操场上,找回了年少时对祖国最纯粹的热爱与对能够亲手为美丽祖国繁荣发展添砖加瓦的向往;随着国歌奏毕,五星红旗在这片异国的天空下迎着烈日高高飘扬,我作为一名医疗援助队员,为祖国医疗援助事业奋斗的决心分外坚定,热情格外高涨。”

“也正是在此时,身处异国忐忑的心情变得格外平和。因为我知道,五星红旗在哪里,祖国的力量就在哪里。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无论今后工作道路多么坎坷与波折,我始终坚信,我们永远有祖国这个坚实的后盾,永远有祖国这个温暖的家等待着我们的凯旋。”王首洋表示。

远渡重洋除“四害”

3月13日,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在抵达驻地后的第一时间便成立病媒防控组,积极开展驻地病媒生物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和驻地二期工程即将竣工的情况,防控组制定了《医疗队驻地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方案》,重点监测危害最为严重的四种病媒:蚊子、苍蝇、老鼠和蟑螂。防控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和既往资料学习有关生物知识,在开展集中培训、讨论、预实验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后,迅速在驻地实施监测工作。结合被监测生物的生活习性,防控组在驻地首先建立病媒监测点35个,其中蚊子监测点20个、苍蝇监测点3个、老鼠监测点9个、蟑螂监测点3个。

通过近一个月的布点监测,防控组发现4种蚊子,分别为按蚊(疟疾的传播媒介)、库蚊、伊蚊和某本地蚊种(经征询国内专家意见,尚未明确分类);4种苍蝇,分别为家蝇、麻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蟑螂200余只,均为美洲大蠊;抓捕老鼠7只,均为小家鼠。时间虽然短暂,队员们上手很快,往日的“白衣天使”纷纷化身“灭蚊杀手”“捕蝇达人”“鼠见愁”“螂人杀”,多种监测、消杀方法相结合,除“四害”效果明显。

下一步,防控组将进一步分析驻地内的病媒分布及习性,完善监测工作方案,实时调整监测点位及数量,收集更多监测数据,向驻地消杀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落实有效消杀措施,改善驻地卫生环境,从而保护队员健康。

援几医疗队的“大日子”

据了解,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新驻地门诊于2018年开工建设,今年4月正式启用。目前初诊专家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11个临床专业的医生组成。该门诊主要职责是为几内亚华人健康提供医疗保障。

医疗队在新落成的综合楼内,开设了诊室和药房,组成强大的医疗专家团队,为在几内亚的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提供医疗诊治服务。

郭伟介绍:“2012年中几友好医院一期建成后,第一批进驻的就是由北京天坛医院组成的第22批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10年后的今天,驻地二期也是北京天坛医院组成的第29批医疗队首批入驻,在几个月后中几友好医院二期即将投入使用,我们也将第一时间入驻并帮助几方开展医疗工作。这是一个巧合也是一个传承。”

郭伟表示,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将援非医疗队精神代代相传,必将完成祖国重托和服务好当地华人及中资企业员工。

特殊的结婚纪念礼物

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专家王汝朋是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中的一员。今年4月18日,是他与妻子结婚十周年纪念日。

除几内亚本地患者外,当地的中资企业员工、华人企业家也是援几内亚医疗队的服务对象。在一次郭伟带领王汝朋指导进行健康体检与疾病防控的活动上,一位华人企业家无意间得知马上就到王汝朋结婚十周年纪念日的信息。

这位华人企业家表示要送一件礼物以示祝贺,王汝朋谢绝了礼物。但是,王汝朋向这位华人企业家提出一个请求——推介一位理发师,为医疗队队员进行有偿服务,同时也为他修剪出一个整洁、美观的发型,作为他和妻子结婚十周年纪念的“特殊礼物”。

医疗队来到几内亚已经1个月有余,限于疫情防控的形势和规定,队员们几乎没有离开过驻地大院,全体队员迄今还没有正规修剪过头发。这位华人企业家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认识一名优秀的华人理发师,可以帮助协调邀请。他也感到非常荣幸能为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们提供帮助。

在王汝朋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当天,理发师在华人企业家的陪同下来到医疗队驻地,为王汝朋以及10多位医疗队队友进行发型设计、修剪服务。经过理发师一顿忙碌的操作加工后,所有人都感觉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对新造型非常满意。

晚饭时刻,郭伟带领队员们集体向王汝朋表达祝福。远在北京的王汝朋爱人非常感动。她表示,这份结婚十周年纪念礼物非常特殊且弥足珍贵,自己在祖国大后方一定做好家庭工作,全力支持丈夫专注于国家援外医疗事业。

一次简朴的集体理发活动成为一位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的特殊结婚纪念礼物,这背后反映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深深挂念,有中国医生的朴素生活追求,有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团队意识,也体现出了海外华人对祖国同胞的支持以及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帮助。

中几医生的“芒果友谊”

在接近两个月的工作中,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收获了很多来自当地患者和医生的感谢,他们的表达方式总是朴素而让人感动。

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员、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医生周莉介绍,中几友好医院针灸康复科有两位针灸医生Madame Dabo和Madame Mariame。第一个月周莉和Mariame一起出门诊。Mariame是个热情奔放的人,曾在山西太原学习中医,特别喜爱中医。

Mariame对艾灸很感兴趣,但从未尝试过。于是,周莉教她做温针灸、隔盐灸、温和灸……一个月的一起工作结束后,Mariame特意给周莉送来几个芒果。

周莉说:“这让我想起杏林春暖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叫董奉的名医,深居山中给人看病却从不收人钱财,只让重病愈者栽五株杏树,轻病愈者栽一株杏树。数年之后,得杏树十万余株,蔚然成林,每年用杏换谷,接济穷困之人。‘杏林春暖’的佳话流传至今。眼前这几个金灿灿的芒果,让我莫名地感动,这不就像超大款的杏子吗?”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鱼贯而行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