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时间:2025-07-06 09:33:20 来源:鱼贯而行网 作者:探索 阅读:686次

中新财经6月23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3日在京举行,央行雨露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副行近年来,长陈传导中国央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中国政策不断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同时,效率也比较注重发挥利率价格杠杆作用,明显目标是提高努力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央行雨露过去这一段时间以来,副行中国货币政策的长陈传导传导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具体来看,中国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货币陈雨露表示,效率第一,明显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更加完善。央行始终坚持要管好货币总闸门,同时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始终保持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支持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持续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

第二,逐渐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陈雨露指出,这一体系的重点是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等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出台,既有力支持了有效应对世纪疫情的冲击,同时又积极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推动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逐步健全了利率的市场化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陈雨露称,上述重点是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一个新的传导机制,即由市场利率和央行引导来影响LPR,然后再影响贷款利率。在存款方面也建立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调整机制,也就是引导存款利率跟随LPR和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以此来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我想特别指出的一点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的。也就是说,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陈雨露说,一方面,央行在设计结构性政策工具时,坚持顺势而为,即按照目标一致性的原则,来建立激励相容的机制,就是把央行资金和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和行业信贷投放挂钩,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如此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信贷结构优化。

另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具有基础货币投放功能,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贷平稳增长。

他强调,央行在总量框架下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会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有进有退”,也就是说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一个合意的水平,与总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同时,市场也应注意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同市场利率水平之间相差通常不是很大,所以不会对市场化的利率体系造成太大影响。(完)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跳出保理看保理 中银协发布报告就保理业务发展提出两大建议
  • 突发利空!120亿大牛股新莱应材实控人及董秘被查,涉嫌内幕交易
  • 浙江嘉兴: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行为
  • 因信用卡业务管理不到位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苏州分中心被罚30万元
  • 这事吧,对日本的伤害极大
  • 18万股东请留意!两家公司正在配股,错过将各亏10.3%、4.6%!操作攻略看过来
  • 超过韩国三星排第一,华为去年在欧洲申请专利3544项!欧洲专利局:中国专利申请数十年增4倍
  • 零售转型新逻辑(三)
推荐内容
  • 关于个人养老金业务,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 午评:两市下探回升沪指跌0.2% 教育板块领涨
  • 国际原料价格上涨,或倒逼本土日化美妆厂商研发创新
  •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对行政垄断出手,重点查处4类行为
  • L4独角兽Nuro大裁员:孙正义丁磊重金押注,去年刚达估值巅峰86亿美元
  • 2190亿美元!马斯克超越贝索斯首次登顶福布斯全球富豪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