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近十个欧洲国家将征收暴利税,为何清洁能源也未能幸免?!

近十个欧洲国家将征收暴利税,为何清洁能源也未能幸免?

时间:2025-07-07 11:19:27 来源:鱼贯而行网 作者:热点 阅读:151次

记者 | 戴晶晶

随着德国联邦政府不断推出缓解国内通胀问题的近个将征救助计划,该国对能源企业征收暴利税的欧洲政策开始成型。

据彭博社11月24日报道,收暴德国政府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利税该国已制定对发电企业征收90%暴利税的为何计划。

德国对发电企业征收暴利税的清洁基准,与各企业发电使用的源能幸能源有关。光伏、近个将征风电和核能发电企业的欧洲收入超过每兆瓦时130欧元(约合人民币0.97元/千瓦时)时,德国政府将对超出部分的收暴收入征收90%的税;褐煤电厂和油料电厂征收条件为每兆瓦时收入分别超过82欧元和280欧元。

德国主要的利税发电企业为莱茵集团(RWE AG)、意昂公司(E.ON)、为何巴登-符腾堡州能源公司(EnBW)和大瀑布公司(Vattenfall)。清洁

征收该项暴利税的源能幸有效期为10个月,追溯至2022年9月开始,近个将征至2023年6月底,并有可能延长至2024年底。该草案仍需通过内阁和德国联邦参议院批准才能生效。

自2月24日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流量大幅削减,欧洲天然气价和电价飙涨,并屡创新高。

德政府曾指出,欧洲电价由最为昂贵的燃气发电厂来决定,但大部分使用可再生能源、煤炭或核能进行发电的电厂,生产成本基本保持不变,它们正在产生巨大的利润。

除发电企业以外,德国化石燃料公司也可能被缴纳暴利税。

据德国《世界报》11月22日报道,德国财政部计划对化石燃料部门的超额利润征收33%的特别税。如果这些企业2022年和2023年的利润,比2018-2021年的平均利润高出20%以上,就必须缴纳额外的税。

上述对能源企业征收的暴利税,将为德国降低能源价格的救助方案提供资金,尤其是天然气和电价“刹车”方案。

当地时间11月22日,德国将限制天然气价格和电价的两项法律草案,提交至政府内部部门投票。

根据德国政府公布的方案,2023年3月-2024年4月,对于年用气量低于150万千瓦时的家庭、企业和机构,天然气价格将被限制在12欧分/千瓦时(约合人民币0.895元/千瓦时),这适用于上一年消费量的80%;剩下消费量按市场价支付。该项计划将从2023年起限制德国八成的家庭和公司的电价。

《世界报》报道称,预计德国对电力部门征收的暴利税将提供数百亿欧元的资金,化石燃料部门将提供约30亿欧元资金。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11月23日公开演讲时表示,过去11个月中,德国推出了近100项法律来降低生活工作成本, 包括一揽子救助计划、针对家庭和企业的燃气、暖气和电力价格刹车等。

9月初,德国就提出通过对非天然气电力企业征收暴利税,为政府推出的救助计划提供资金。

欧盟委员会此前提出,成员国应当对低成本发电公司收入上限设定在180欧元/兆瓦时;对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炼油部门产生的超额利润征收至少33%的税。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目前欧洲至少有九个国家正在或计划对能源企业征收暴利税,包括德国、英国、西班牙、匈牙利、芬兰、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等。

其中,英国计划延长对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征收暴利税,并将超额税率从25%提高到35%;对海上风电开发商等低碳能源企业的超额收益征收45%的新税,高于预期的40%。

11月18日,奥地利政府也宣布,计划对油气公司征收暴利税,税率高达40%。如果公司能证明其正在投资可再生能源,税率将从40%调降至33%。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迪士尼首席执行官发生重大变化:罗伯特·艾格“临危受命” 卸任不到一年又归来
  • 硅业分会恢复多晶硅报价,价格距高点跌了四成多
  • 大摩:地产政策优化改善今年需求前景 偏好紫金矿业等资源股
  • 标配→超配!他们看好中国
  • 布局“合成生物”“6G技术” 上海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力争2030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
  • “逃逸式”辞职成2022反腐热词,释放出什么信号?
  • ESR1月3日斥资约579.12万港元回购35万股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全年国际收支状况较好 外汇市场韧性显著增强
推荐内容
  • 国家疾控局:部分地区疫情扩散速度加快 防控难度不断加大
  • 史无前例!日本暴发疫情,美国头号毒株三大焦点浮现!深圳机场放大招!狂砸8900亿,新能源浪潮再起?
  • 金价周二涨至逾半年新高 分析师看好黄金2023年创新高
  • 亚洲信用债每日盘点(1月4日):中资美元债迎开门红,活跃券上涨1-3美分
  • 利率上涨盖过租金飙升 曾飙升的英国仓库价值涨不动了
  • 去年A股公司董责险购买计划增长40% 业界看好未来投保率与费率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