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首席前瞻:今年国内物价走势延续温和状态

本报记者 孟珂
1月12日,大首国家统计局将发布2022年1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席前续温《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五大首席,瞻今大多数首席预计,年国内物2022年12月份,价走CPI同比或小幅上涨,势延PPI跌幅有所收窄。和状展望2023年,大首在消费复苏拉动下,席前续温通胀水平会持续回升,瞻今CPI增长中枢或高于去年,年国内物但增长趋势或较为温和。价走
CPI同比增速或小幅上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势延2022年12月份CPI同比将在1.8%左右,和状涨幅较上一月小幅扩大0.2%。大首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食品方面,弹性最大的猪肉与鲜菜走出相反行情,其中受疫情影响,猪肉价格需求明显转弱,前期压栏惜售行为转为集中出栏,猪肉价格出现下跌。鲜菜价格提前出现节日性上涨,12月中下旬鲜菜、鲜果涨幅较大。预计2022年12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小幅上涨。
“非食品方面,2022年11月下旬以来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调,预计能源类价格将明显回落。各类服务价格方面,包括房屋租金、旅游、文娱、教育、家庭服务等将偏弱;消费品方面,预计仅衣着和药品价格分别因季节性和疫情需求有所上涨,快消与耐消类均将呈现弱势。”温彬表示,整体来看,预计2022年12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增速将小幅上行至1.8%,2022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0%,基本处于合理区间。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预计2022年12月份CPI将会在1.8%附近。
“CPI方面,2022年12月份食品项价格小幅上行,叠加非食品项价格在年末的季节性上涨,CPI同比小幅回升至1.9%附近。”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判断。
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目前海外仍被高通胀困扰,欧美通胀水平仍处于近几十年的高位。相对而言,中国的通胀形势整体温和,这与中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是分不开的。
在PPI方面,温彬预计,2022年12月份PPI同比跌幅明显收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跌互现,其中原油价格低位企稳后小幅反弹,天然气供需形势好于预期导致价格回落,主要金属价格小幅回升。面对输入型通胀压力减弱以及需求不足,国内工业品价格整体弱于国际市场。
“上游能源方面,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调,煤炭价格持续走弱,但天然气价格有所反弹,金属类现货价格整体上行;中下游领域,建材、化工产品价格均出现下降,生猪与饲料价格大幅回落。”温彬表示,2022年12月份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9.0%,仍低于50%临界线,但较2022年11月份有所上升。预计2022年12月份PPI环比下降0.1%,同比降幅明显收窄至0.2%。
陈雳表示,2022年1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受到减产力度不及预期以及俄油限价影响,PPI仍继续下行,大概在-0.3%左右。
明明预计,“2022年12月份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都出现小幅上涨,而煤炭、原油、水泥、黑色和有色金属均有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带动PPI环比小幅正增长,PPI同比回升将至0%附近。”
王青分析认为,2022年12月份PPI同比将在-0.5%左右,降幅较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受疫情波动影响生产、基建投资高增带动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2022年12月份国内钢材、煤炭价格普遍有所上行,前者同比跌幅收窄,后者同比涨幅扩大。这将带动当月PPI通缩状况有所缓解。
2023年国内通胀形势整体可控
“回顾2022年,CPI同比高点出现在9月份,但涨幅也仅为2.8%,全年CPI同比中枢大概率在2.0%左右,处于温和状态,与海外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PPI方面,2022年PPI同比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特征。年初PPI同比高达9.1%,四季度则转入通缩过程。”王青表示,前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同时,2022年居民消费需求偏弱,供应较为充分,市场供应平衡不支持物价较大幅度上涨。综上,预计2023年CPI将延续2.0%上下的温和走势。
王青表示,尽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PPI走势偏弱,但无论是国际原油价格,还是国内煤炭、钢材等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绝对水平都仍处高位。当前监管层正在部署释放先进产能,后期价格还有一定下行空间。
展望2023年,邓海清预计,随着“消费大复苏”,加上猪肉价格的低基数,2023年国内通胀可能扭转下行态势,在个别月份CPI可能会上行破5%。不过,与欧美的通胀不同,中国经济增速处于向潜在经济增速恢复的过程中,并非经济过热。因此,2023年国内通胀形势将整体可控。
此外,王青表示,2023年,伴随着消费修复,金融机构也将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就业和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短期内政策面将进一步通过减免企业税费、发放就业补贴等方式,稳定就业基本盘。当务之急是要把明显偏高的青年失业率尽快降下来,因此促消费效应会更明显。
在明明看来,消费需求方面,由于前期疫情反复导致消费修复曲折,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意愿,后续各地促消费扩内需可以从两个方面部署更多政策。一是岁末年初新购换购高峰,可以进一步推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同时落实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政策措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二是利用消费券撬动消费市场,支持消费类金融贷款的发放,提振信心、引导消费。
相关文章
52款保险APP大测评:复旦大学报告指出用户隐私保护15大问题,中小寿险公司是重灾区
来源:慧保天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产,其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又成为重中之重。但谁才是信息的主体,商业公司又应该如何把握使用的边界,在提供服务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成为发展中的“必答题”2025-07-05- 【环球网报道】据“今日俄罗斯”RT)消息,美国军方当地时间18日表示,五角大楼计划向乌克兰士兵提供培训,以便他们使用总统拜登下令运往基辅的最新一批武器和装备。据报道,培训将在第三国进行。拜登13日宣布2025-07-05
- 4月1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4月份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指出,近期疫情多点散发,给市场主体特别是服务业相关行业带来不小困难。为推动服务业渡过难关、稳定恢复,经国务院批2025-07-05
谷歌回应“公开俄军事战略设施细节”传言:未改变俄卫星图像模糊程度
【文/观察者网 鞠峰】4月18日,乌克兰媒体爆料称谷歌地图公开所有俄罗斯军事设施高分辨率图像。但谷歌方面回应称,并未对俄罗斯卫星图像的审查方式做出任何改变。这否认了乌媒的报道。最初是4月18日,一个名2025-07-05永顺控股香港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1497.5万港元同比增长43.8%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5余承东:缺芯之下3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很难实现 10-20万辆已经是奇迹
相关新闻:新浪科技讯 4月19日上午消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近日接受了媒体采访,透露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最新动态。多年前,余承东将接手时还处于亏损的手机业务,一步步做到了全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