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闭幕 会议达成一系列重要成果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完成各项议程,湿地于11月13日闭幕。公约大会达成《武汉宣言》《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等多项重要成果。第届缔约
《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明确,议达将确保第五期战略计划与第四期目标的成系成果一致性和连续性,并聚焦湿地保护和修复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方面的列重作用,加快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行动,湿地遏制湿地退化。公约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第届缔约包括能力建设、议达技术和科学合作与交流等。成系成果战略计划的列重制定将充分协同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湿地气候变化目标、公约“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第届缔约政府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等最新进展。
会议期间共通过21项决议,其中中国提议的《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将湿地保护和修复恢复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等三项决议获得通过,有力促进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决议提出,中国和其他有意愿的国家将共同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把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合理利用作为工作重点,同时鼓励所有感兴趣的缔约方、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以开放、包容、透明的方式,自愿参与中心的建立和运作,鼓励中心与全球其他红树林保护机制紧密合作、互相支持。《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决议为公约科技委员会制定小微湿地技术指南拟定了框架方向,并再次明确了小微湿地的广布性及重要性,鼓励缔约方根据本国条件,采取有力政策、计划、方案、举措等,促进小微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并鼓励将符合标准的小微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大会期间,中国积极履行主席国职责,全面做好会议主持、立场协调、临时谈判组设立等各项主席工作,积极引领大会议题磋商,促进大会取得丰硕成果,彰显了中国在公约框架下的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力。
大会确定津巴布韦将承办《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大会闭幕后,《湿地公约》召开了第61次常委会,中国当选常委会主席,将在未来三年全面引领公约进程。(总台记者 薛婧萌)
(责任编辑:综合)
- 银行业绩稳健增长为经济向好提供支撑
- 光大证券:维持上海复旦买入评级 FPGA受益国产替代保持快速增长
- 10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7%
- 花旗分析师将小鹏汽车评级从买入调至卖出,其今年股价已累计跌近九成
- 俄罗斯自周二起减少对法国公用事业公司的供气
- 无锡银行回应股价大跌:或因利润增速低于投资者预期
- 邦达亚洲:11月大幅加息预期升温 英镑小幅收涨
- 龙湖集团新任董事会主席陈序平:地产开发业务要关注经营性现金流、保障回款率
- 东方雨虹:产品覆盖细分场景 提升零售市场硬实力
- 中钢协:煤焦价格依然高企、成本压力较大 前三季度重点钢企炼焦煤采购成本同比上升51.1%
- 中期选举临近但选民很担忧 美民调:七成认为美国目前很糟糕
- 时代天使拟1940万美元收购Aditek 51%股本扩张海外业务
- 尚德机构2022Q3盈利1.68亿元:聚焦教学教研,坚持降本增效
- 财政部:前9月全国共销售彩票2812.41亿元 同比增27.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