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遏制“修复征信”骗局须多管齐下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无论是修复征信希望改变自己不良记录的一方,还是中国者报擅自帮助他人改变征信信息的一方,他们的消费须多下目标一旦达成,将严重影响征信管理的遏制公信力。对此,骗局有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管齐提高违法成本,修复征信加强宣传教育,中国者报并强化正面激励,消费须多下多管齐下,遏制才能遏制征信修复骗局。骗局■张涛
“征信逾期,管齐一次处理终身适用!修复征信信用卡、中国者报房贷、消费须多下车贷、网贷、消费贷逾期都可以处理,永久消除!”在一些机构的宣传中,失信痕迹可以轻松抹去。随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逐渐变成现实,一些人做起了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生意”。然而,失信痕迹真的可以花钱抹掉吗?(据5月23日《工人日报》报道)
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性生态逐步形成。存在征信不良记录的主体,在申请信用卡、购房按揭贷款以及其他消费或经营性贷款时,可能遭到银行拒绝或被要求支付更高利息;在与其他主体合作时,也可能遭到对方拒绝或被要求提供担保、提前支付价款等。因此,一些信用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而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心理,精心布下“修复征信”骗局。
据了解,“修复征信”常见骗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金融公司客服,以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记录服务为由,对当事人实施电信诈骗;另一种是以加盟、培训为名收取学费,指导失信主体伪造有关材料、公章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前者会给当事人带来直接财产损失,而后者的做法同样后果严重。修改征信信息不仅在银行内部有非常规范的流程,还要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伪造材料、虚假异议难逃监管的火眼金睛。在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就有公民因伪造企业证明用以修改个人银行征信不良记录,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处理征信逾期记录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由有关部门执行。时下,“修复征信”骗局频现,一方面是一些失信人吃到失信的苦头,急于通过旁门左道改变以往不光鲜的记录;另一方面,则是有些人通过所谓公关、技术手段,改变既有的征信信息从而赚取不当利益。无论是希望改变自己不良记录的一方,还是擅自帮助他人改变征信信息的一方,他们的目标一旦达成,将严重影响征信管理的公信力。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多管齐下,予以遏制。
首先,要加大打击力度。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拳打击假借“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名义招摇撞骗,通过虚假宣传、教唆无理申诉、材料造假、恶意投诉等手段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的行为。只有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才能产生威慑力,以遏制“征信修复”骗局。
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个人认为信息错误、遗漏的,可以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异议受理部门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处理。需要明确的是,申请征信异议是完全免费的,凡是收取高额费用的都是诈骗。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公民和企业正当行使异议权和申诉权,不要受一些机构和个人的误导。
再次,要强化正面激励。去年9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进一步健全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失信主体积极整改、修复信用,促进市场整体良性发展。相比之下,个人信用修复机制也应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相关文章
- 央视网消息:昨天11月21日),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5G+工业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报告》显示,我国52025-07-08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民日报撰文: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刘 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五个2025-07-08-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1月30日电 综合报道,一份29日发布在美国国务院网站上的文件显示,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5300万美元,用于支撑乌克兰的电力系统。据悉,这笔资金将用于“采购关键电网设备”,包括配2025-07-08
-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要建立剧本杀行业的未成年人模式,对剧本杀予以规范,为未成年人构筑起一道保护屏障。对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业态而言,规范发展绝不是束缚手脚,只有厘清经营边界和管理要求,明晰行业前景,才2025-07-08
- 和市场预期相符,11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继续保持不变。11月21日,最新一期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前一期相同。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2025-07-08
- 本报记者 冷翠华多个险企的部分股权转让项目近期公开披露信息,寻求买家;同时,多个拟转让的险企股权项目长时间仍未“落地”。业内人士认为,中小险企股权转让较为频繁,但交易“落地”较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