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复盘:六月首日大盘震荡调整 主力资金出击10股

6月1日消息,盘震三大指数全天走势分化,荡调沪指维持弱势震荡,整主创业板指涨超1%。力资板块方面,金出击股互联网彩票板块大涨,月日月首汽车产业链板块全线走高,复盘盘中再度触及涨停,盘震国企改革概念、荡调科创次新股继续活跃,整主厨卫电器、力资港口航运、金出击股钠离子电池等板块走强;农业股回调,月日月首酒店、油气开采、教育等板块纷纷走弱。总体而言,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近2800股飘红,今日成交达8800亿元。
具体看,截止收盘,沪指报3182.16点,跌0.13%,成交额为4024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4325亿元);深成指报11551027点,涨0.21%,成交额4829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5037亿元);创业板指报2428.96点,涨0.99%,成交额1516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1588亿元)。
一、
统计显示,TOP20的股票成交额超761亿元,根据资金流向图显示,在这20只股票中,有10只股票呈现主力资金流入,其中主力流入净额超5亿元;、主力流入净额超4亿元;、主力流入净额超3亿元;、主力流入净额超2亿元;主力流入净额超1亿元;、主力流入净额不足1亿元。
二、
今日沪深两市涨停91家(涵盖新股及ST类),跌停12家,上涨个股2775只,平盘个股216只,下跌个股1803只。
三、
巨丰投顾认为目前压制A股投资者情绪的因素仍然是地缘政治、美元收缩、国内疫情等因素。4月29日政治局会议发出稳预期稳市场的最强音,军工、风电、光伏、锂电、芯片等年内率先展开中期调整的赛道板块止跌反弹,激活市场做多信心;并有望带领大盘在中报窗口期来临之前展开一波中级行情。5月24日,大盘反弹遇阻后展开了技术调整,再次提供低吸机会。建议逢低关注三条主线:其一、一季报同比与环比同步增长的公司(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高景气龙头);其二、ETF资金近期持续流入的行业(可关注房地产、医药、基建等行业龙头);其三、低价国资改革主题(央企国资改革、大集团小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亟待转型等)。
近期汽车行业政策不断。此次购置税减半细则出炉还是有所超预期的,首先覆盖范围比较广,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都可以享受政策优惠,之前的购置税减半政策基本都是在1.6升及以下的车辆。其次,从今天就开始正式实施,时间维度上看也是有点超预期的。新能源车的下乡活动也正式开展。在消费不断刺激下,预计也将对于经济表现发挥积极作用。
操作策略上,从今日分时走势看,每次出现跳水都有资金进行承接,多头情绪还是比较亢奋,不过成交量迟迟不能连续放大也制约着指数后续持续性的展开。同时,板块快速轮动下,操作节奏也建议做好把控。方向上继续重视大消费领域,其中受益政策催化的细分支可重点挖掘。
总结一下:随着5月份的结束,市场情绪修复的行情或将告一段落。行情能否纵深发展,内外仍有压制,需要进一步关注内因当中政策见效的成果。而如果预期不佳,或者市场情绪回落,那么需谨防指数整体的冲高回落或者再次的回撤。不过,在市场情绪和信心的回升下,局部性的行情仍值得期待,对于个股把握能力较强的投资者,仍可继续进行博弈。
整体看,两市相较于此前走出放量反弹走势,北上资金继续大幅流入,部分外资开始重回市场。沪综指短期将向3200点关口发起冲击,此区域也为前期筹码密集套牢区域,抛压也将逐步加大,因此在阶段性反弹之后也需谨防指数回撤。建议投资者短期把握好交易节奏,逢低适当关注滞涨绩优品种。
相关文章
- 本报记者 冷翠华随着8月30日晚间发布半年报,A股五大险企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披露完毕。整体来看,5家险企共实现归母净利润注:文中净利润皆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下降逾15%。2025-07-07
- 3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产品预测方面有很高准确性的分析师郭明錤,在去年9月份曾预计,苹果在2023年下半年将推出至少一款支持屏下指纹识别的iPhone。但在当地时间周三,这位近一段时间在社交2025-07-07
- 近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就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等制定具体方案,并加快推进实施。杭州市政府也于近日印发文件,在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方面提出要降低2025-07-07
-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135)“买入”评级,将2022-24年盈利预测提高11%至14%,目标价由8.75港元升至9港元,末期息派20.78分,略低于市场预期。报告中称,据公司指引今年零售气体2025-07-07
- 华夏时报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近一段时间,债券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各品种、各期限、各等级债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杀跌。与之相对应的是,月初至今信用债推迟或取2025-07-07
- 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9992)“买入”评级,IP运营实力强劲,海外业务贡献增量,预计2022-24年实现收入65.09/87.48/111.55亿元,同比增44.96%/34.39%/27.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