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债务压顶,老板娘临危受命,这位千亿房企创始人为何交棒夫人?
原标题:巨额债务压顶,巨额老板娘临危受命,债务这位千亿房企创始人为何交棒夫人?压顶 经历了数位高管离职后,权力中心再添变数。老板 6月24日,娘临禹洲集团公告称,危受创始人林龙安因工作安排调整而辞任董事会主席、命位首席执行官、千亿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房企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创始即日起生效。人为人 林龙安妻子、何交禹洲集团执行董事郭英兰“临危接棒”,巨额获委任为公司主席、债务首席执行官、压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及提名委员会成员。 “郭女士于房地产开发以及财务管理领域拥有逾24年的经验,曾任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常务理事。此次管理层的变动,对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没有任何重大不利影响。”6月25日,禹洲集团品牌方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掌门人”退位 郭英兰于2009年10月9日获委任为禹洲执行董事,自1997年4月加入禹洲以来,郭英兰曾在禹洲多家附属公司中担任董事长、董事及总经理等职务,主要负责公司财务、资金及审计工作。 自禹洲集团成立以来,郭英兰一直陪伴在林龙安身边,共同经营这家房企。 一名接近禹洲集团的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由于此前有银行工作经验,过去几年在禹洲集团冲击千亿的过程中,郭英兰曾多次为禹洲集团找来重要融资,是禹洲千亿发展史的重要功臣。 禹洲为典型的家族企业,高管人士多为林龙安亲属。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除郭英兰外,禹洲还有不少“林家人”的身影。 林龙安的妹夫林聪辉,现为禹洲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主要负责质量控制、预算编制、审批及审查等事务。而林龙安的胞弟林龙智,此前负责公司行政后勤工作,已于2017年6月辞任。 房地产下行周期,高管离职并不罕见,但创始人辞任却鲜有先例。复盘禹洲人事变化可知,“林家人”渐渐淡出管理层早有迹象。 2021年年末,林龙安与郭英兰之女林禹芳,以“专注禹佳生活服务的管理工作”为由,从禹洲执行董事的座位上退任。短短半年后,林龙安也匆匆离去。 禹洲品牌方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辞任公司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后,林龙安将能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履行其社会职责。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郭英兰走向台前,更像是“临危受命”。这场权力交接过后,禹洲仍需面对即将到期的高额债务以及高速扩张后遗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亿美元债压顶 2020年,禹洲实现1049.67亿元全口径销售额,正式踏入千亿房企阵营。2021年,禹洲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1050.2亿元,累计实现收入270.71亿元,按年上升160.01%,“三道红线”全部绿档,年末账面现金175.20亿元,现金短债比达1.25倍。 好景不长。进入2022年,这家千亿房企多次爆发流动性危机。 1月12日,禹洲发布公告称,已就即将到期的两笔共计剩余本金约5.8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发出了交换要约,同时对剩余所有的12笔优先票据提出了违约项修改,并于1月20日获得了本金4.7亿美元债权人的同意,以及全部违约项修改的必要同意。此后,优先票据剩余未交换的1.05亿美元债触发了违约,至今仍有近4000万美元的债务问题未解决。 3月初,禹洲再次发布公告,并“恳请所有债权人不要采取任何可能不利于实现上述整体解决方案,破坏公司稳定性的激进法律行动,公司期望与所有债权人保持对话,恳请所有债权人协助公司积极推进讨论方案。” 数日后,禹洲由于未能支付2023年到期的8.5%优先票据利息2125万美元,构成违约事件。3月31日,禹洲构成2024年票据、2025年票据II、2026年票据II三支美元债项下的违约事件。 5月31日,由于未在宽限期届满时兑付2023年到期票息6%优先票据、2024年到期票息8.375%优先票据、2023年到期9.95%绿色优先票据的利息,禹洲再次构成违约。此外,禹洲未兑付优先永续证券806万美元的款项,已构成以上票据和证券下的违约事件。 截至目前,禹洲共存续美元债13只,存续规模56.75亿美元,其中将有超10亿美元债于一年内到期。 经营与融资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公司外聘高管亦抽身离去。3月7日,禹洲集团副总裁张岩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不再担任集团副总裁职务。 在年初发布年报时,禹洲集团曾表示将积极作为,始终坚持“三保”“三稳”的经营策略,落实精细化管理,保销售抓回款,积极管理现金流。 但从销售数据上看,想要通过卖房“回血”仍然难以解决短期的流动性压力。 2022年5月,禹洲集团仅实现合约销售额29.11亿元,同比下滑71.7%。此前,2022年禹洲集团的销售额已经连续4个月呈现下滑趋势,由1月的45.2亿元下滑至4月的26.1亿元。前5个月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169.17亿,同比下滑59.3%。 面对高额债务和乏力的销售,郭英兰如何带领这家千亿房企走出困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对话微电生理董事长顾哲毅:“国产电生理先行者”对标国际巨头 内、外创新两腿并行
- 三一重工三年投近200亿研发 资本看好陆股通连续加仓
- 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密集面世 有望为债市注入稳定配置资金
- 中加基金债市周报:两会陆续开幕,债市关注政策信号变化
- 央行支持开发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证监会支持房企合理债券融资
- 刘强东定了,30亿买下黄金地块,可能要给兄弟盖房子了
- 北交所24家公司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16家预喜7家净利或超亿元
- 3月6日财经早餐:聚焦美联储经济褐皮书,关注三大央行利率决议
-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六类人可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 新能源汽车集中度提升!1月汽车产销量数据发布
- 吴以岭凭以岭药业为家族博得274亿财富 儿子接棒连花清瘟销量剧降再难支撑业绩
- 华润白酒大败局?侯孝海回应
- 郑永刚,愿在彼岸潇洒依旧
- 光伏+锂电池概念,这一产品意欲打破日本企业垄断!高瓴资本盯上电池回收龙头
- “11进10”,注册制后银行IPO“平移”,未来能否提速?
- 解码上市险企半年报:非车业务欲站“C位”? 这些宝藏险种仍待二次“掘金”
- 涨价乃A股上半年基本面关键词?八大品种先涨为敬,梳理受益个股名单及潜在涨价细分方向
- ChatGPT引爆概念股 警惕股价“狂飙”风险
- 隐藏款溢价14倍!上海消保委建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文具盲盒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