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回应“鼓励居民拿1/3存款买房”:不是逼低收入家庭购房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11日电 (薛宇飞)近日,孟晓民拿买房知名学者孟晓苏在一次公开采访中称:“中国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元,应鼓如果有1/3拿出来恢复对房屋、励居装修等购买,存款中国经济不就能顺利恢复了吗?不逼”“劝百姓拿1/3存款买房”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在11日登上了微博热搜,低收有人赞同,庭购也有人反对。孟晓民拿买房
11日上午,应鼓孟晓苏对此进行了回应。励居他对中新经纬表示,存款2022年前11个月,不逼中国商品房销售额约11.86万亿元人民币,低收预计全年在13.4万亿元左右,庭购相较于2021年的孟晓民拿买房约18.19万亿元,大约减少将近5万亿元。“这犹如釜底抽薪,经济运行怎能不受到影响?我所说的‘拿出5万亿元购房’,指的就是丢掉的5万亿元住房销售额。”
对于有人质疑和反对他的说法,孟晓苏说:“有网友说,‘低收入家庭没钱了,拿什么买房?’,其实他们并没有说错。疫情三年受损害最大的是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是他们。因此,现在仅说‘支持刚需购房’或者说‘大力支持购买第一套房’,就不太现实了。”
他认为,需要鼓励有支付能力的居民出钱购房,才能带动经济、就业与收入增长,也能让低收入群体受益。而这种购房多半不是“第一套房”,而是“改善性住房”。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中提出,“支持住房改善”。
孟晓苏称,他从来不认为逼低收入家庭去购买商品房是正确的,多年来他反复强调,要给低收入家庭、新市民与青年人家庭提供保障房,包括产权型保障房与租赁型保障房,而不是只能去买商品房。为此必须加快完善“住房双轨制”,政府要履行提供保障房责任,央企国企要尽快回归保障轨。
其实,居民存款增加的数额已超过15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对比2021年,当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他认为,针对有购买能力居民的预期不高与信心不足等问题,需要对症下药,至少那些此前限制居民“住房改善”需求、不支持购买首套以上住房的措施,已经不合时宜。 (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焦点)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刘强东“对不起”京东2000多名高管兄弟,却让十几万德邦兄弟暖了心。11月2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发内部信称,京东集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寿光本地的蔬菜受疫情影响,运输不出去,许多菜农只能自寻出路,或将熟透的蔬菜瓜果倒掉,“为什么想卖菜的卖不出去,想买菜的买不着。”一名菜农向本刊表达自己的 ...[详细]
-
知乎:最终发售价为每股32.06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8.3亿港元
新浪科技讯 4月14日晚间消息,在港交所公告,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均已确定为每股发售股份32.06港元。公司参照每股美国存托股于4月13日定价日前的最后交易日)于纽交所的收市价等因素厘定 ...[详细]
-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据美联社报道,国际足联FIFA)在卡塔尔世界杯周期的商业收入将达到7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此前,国际足联已经在官方网站宣布,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的全部赞助商席位都已售罄,包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观察者网讯)4月14日,豆瓣官方账号“豆嬷嬷”发布处罚公告称,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专项行动的公告》的工作要求,豆瓣持续配合开展整治“饭圈”乱象的专项工作,当期停用包括豆瓣鹅组在内共7个 ...[详细]
-
紫金矿业内蒙古矿山被查实无证越界采矿400万吨 总经理投案警方立案调查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进入四月,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草原还未返青,山体、草原上的矿山、矿洞,让原本就处于荒漠半荒漠状态的草原看上去满目疮痍。继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 ...[详细]
-
下调第一支柱费率、整合企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 这场养老金融会上 专家这样建议
财联社11月23日讯记者 王宏)今日在2022年论坛上,在“全球视野下的国民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展望”专场活动中,国民养老险公司董事长叶海生建议,扩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覆盖面,降低第三支柱养老金筹资成本。 ...[详细]
-
越南《工贸报》4月13日报道,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局副局长陈清海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越南出口增速的目标为6%—8%,发挥好已签署自贸协定作用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动力。报道称,2022年一季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