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ST光一12名董监高全被罚 控股股东占用超2亿资金难追还!

*ST光一12名董监高全被罚 控股股东占用超2亿资金难追还

时间:2025-07-06 16:02:45 来源:鱼贯而行网 作者:百科 阅读:439次

炒股就看,光名高全股东权威,董监专业,被罚及时,控股全面,占用资金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超亿

财联社6月16日讯(记者 武超)经过半年的难追调查,(300356.SZ)及实控人龙昌明等涉嫌信披违规的光名高全股东处罚结果终于公布:三罪并罚之下,江苏证监局决定对上市公司及12名董高监共计罚款1410万元。董监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被罚上述处罚直接针对的控股是信披违规,但造成恶劣后果的占用资金实则是*ST光一近年来混乱的管理局面。尤其2020年控股股东光一投资与实控人龙昌明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后,超亿*ST光一已经连续陷入亏损。难追

令人担忧的光名高全股东是,此事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发酵,该公司2021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今年部分银行贷款逾期等。但根据公司对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的回复,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资不抵债,暂未有具体的清偿计划及安排。公司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引进战略投资者没有实质性进展。

三大违法事项 合计被罚1410万元

根据*ST光一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公司主要存在三项违法事实:一是未按照规定及时披露重大诉讼事项;二是未按照规定及时披露2020年3月1日后发生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三是2020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而这三件事都指向*ST光一的实控人龙昌明。2017年公司控股股东光一投资曾与东证融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证融汇”)签署合伙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南京捷尼瑞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双方还签署了回购协议,约定光一投资作为回购方应按照主合同及回购协议的约定,向东证融汇回购全部优先级财产份额或实施差额补足义务,而光一科技与龙昌明则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但由于光一投资到期未履行回购义务,东证融汇在2020年1月15日向苏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光一科技、龙昌明及光一投资支付财产份额回购款2.13亿元、违约金549.66万元等。

江苏证监局指出,上述诉讼构成重大诉讼,但彼时光一科技直到2020年4月8日才对上述重大诉讼事项进行披露。

另外,在龙昌明的组织、指使下,2020年光一科技以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设备采购预付款、预付工程物料采购款及往来款的名义,通过一系列中间方将资金划转至光一投资、龙昌明及其债权人等银行账户,总计3.39亿元。

上述资金划拨构成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非经营性占用,但对此事公司并未在2020年半年报中按规定进行披露,龙昌明等作为主管人员,还组织、指使从事上述违法行为。

最终处罚结果显示,江苏证监局决定对上市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龙昌明给予警告,并处以480万元罚款;对时任财务总监佟岩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会秘书戴晓东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其他九名时任董监高给予警告,并各处以50万元罚款。

遭占用后资金紧张 多家银行“踩雷”

公开资料显示,光一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但近来光一科技的内部问题不断,屡次发生资金占用问题,风险早在前两年就已凸显。

据了解,2020年,控股股东光一投资以预付货款或支付保证金的名义循环累计占用光一科技及子公司 3.43 亿元,按原路径循环累计归还 2.82 亿元。

同年,光一投资因未按期履行捷尼瑞基金回购义务,在其未按和解协议及时足额分期还款的情况下,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划扣了光一科技12个账户合计4775.91万元资金。

2020年8月,光一科技子公司在徽商银行存入一笔 1.31 亿元的定期存单,并对外提供质押担保,但因控股股东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导致该笔存单在2021年2月被划扣,造成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形成新的资金占用情形。

由于控股股东光一投资违规担保及资金占用问题,去年5月31日公司股票简称由“光一科技”变更为“ST光一”。后又被财报被律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股票简称变更为“*ST光一”。

公司还因此出现了资金紧张而部分债务逾期的情形,今年3月,经公司财务部门核实,银行贷款逾期本金2433万元,涉及的债权人包括南京分行、南京江宁支行、南京市天元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控股股东占用资金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

截至2021年末,公司控股股东已归还占用公司金额共计4880万元,未归还金额为2.11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 27.30%,公司为此资金占用计提坏账约1.3亿元。

对于后续清偿计划,*ST光一在回复深交所时表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共对外承担债务约4.87亿元,其已公开的资产情况未能覆盖债务本身,存在资不抵债的风险;截至目前,控股股东暂未有具体的清偿计划及安排。

有市场分析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ST光一面对的退市风险、公司占款问题均是企业经营乏力的体现,根源来自于管理层对公司经营认知不全面,内部管理缺乏规范,只有从根源上强化内控体系、优化管理手段,公司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

(编辑:曹婧晨)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沙特出面否认增产报道 油价冲高收复部分失地
  • 从“流量红利”到“深耕红利” 产业数字化进入发展新阶段
  • 1枚鸡蛋近5元?!美国鸡蛋价格飙升!民众跨国抢购...
  • “新兔”行情即将展开!复盘上一轮生肖年,节后能否开门红?这类风格或迎高胜率
  • 北证50成份指数今日亮相  “首发阵容”出类拔萃
  • 广州农商行被交易商协会责令整改:未按约开展债务融资工具余额包销
  • 日本2022年1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4%
  • 福耀玻璃预盈超47亿上市后累赚400亿 以领先技术和产业生态构建竞争护城河
推荐内容
  • 10月份全球XR产业共13亿元投资,罗永浩独占4亿?
  • 中国银行赤峰分行被罚款35万元:贷款资金被挪用
  • DCG旗下加密借贷平台Genesis申请破产保护
  • 快讯:新东方在线涨超10%再创新高 东方甄选上半财年GMV超48亿
  • 华商基金彭欣杨:医药板块反弹行情具有较强持续性
  • 地方两会绘就产业发展蓝图